新闻中心

“二阳”来了?“五一”出行要注重的是什么?一文读懂→

发布日期: 2023-12-27 13:37:09 来源:新闻中心

  近日,不少人在网上晒出阳性的抗原试剂照片,声称自己“二阳”了;还有网友说自己“全家二阳”了。一时间,“二阳”迅速成为热搜词,引起人们的关注。临近“五一”假期,新冠疫情会否二次反弹?“五一”还能放心出行吗?出行前要不要接种加强针?一文读懂

  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验测试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检验测试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为1.7%。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验测试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波动下降到4月20日的1.6万。新冠病毒抗原检验测试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阳性数降至79例(阳性率为0.5%)。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图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全国共报送3299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17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4.3%)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33.0%)等。

  总体来看,北京和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

  值得注意的是,4月20日中国疾控中心发现42例XBB.1.16、5例XBB.1.16.1、16例。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首次监测到15例XBB.1.16和2例XBB.1.16.1,表明这一变种毒株已进入我国。

  XBB.1.16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重组毒株的一种,属于XBB家族,民间取名“大角星”。它是目前全球正在流行的600多种变异株之一,也是137种XBB亚分支之一。国家疾控局21日发布提示指出,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但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4月23日,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所教授杨占秋称,并不会存在新一波疫情高峰,一方面是由于2022年冬天新冠病毒的传播已使我国人群形成了较好的群体免疫。另一方面“五一”前后气温上升,并不适合病毒生存。杨占秋表示,自从新冠疫情放开后一直都有散发病例出现,容易感染的人群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戴口罩来增强自身防护。

  4月2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介绍,依据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新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应对前一波病毒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张文宏解释,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我国很多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张文宏说:“新冠病毒会找到每一个人。当群体免疫的屏障建立起来后,新冠病毒会去寻找尚未建立起免疫屏障的人。所以第一波感染控制较好的国家,第二波感染的峰值就会比较高。”

  张文宏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

  张文宏表示,流感年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变异株更多,波动性更大;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慢慢的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研究员尹遵栋给出解答:不论是接种疫苗还是人体感染康复后,都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免疫,对后续病毒的侵袭带来相应的保护。但现在国内外也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内,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会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

  尹遵栋介绍,考虑国内当前各类人群的接种或感染背景,主要是那些没有感染,也没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以及虽有感染但前期没有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抗原刺激不够数量,建议接下来要接种疫苗。

  张文宏也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他表示,6个月后如果再打疫苗,抗体水平就又开始变高,从而防止感染。抗体水平调高以后,免疫系统更容易重新被唤醒,从而明显降低感染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周新教授提醒,假期人员出行、聚集活动增加,不必过于担忧,但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老人和小孩仍然要注意防护,在人多密闭的场所要戴好口罩、及时洗手;若出现发热症状,要首先考虑病毒感染的可能,及时前往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核酸/抗原检测,确认感染的是流感、新冠还是其他病毒,对症用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李锋表示,免疫力低下、过度劳累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容易二次感染新冠。不过,现在离上次感染高峰仅过去四个多月,“很多人还有较强的免疫力”。因此他认为短期内不可能会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

  此前,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关于印发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我国在经历大范围感染之后的疫苗接种策略。方案提出,现阶段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一样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逐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李锋表示:首次感染后,人体所形成的免疫记忆具有一种“照妖镜”的能力,在二次感染发生时,即使病毒发生变异,免疫系统也可以迅速识别病毒,无需调动全身的“资源”去对病毒“狂轰滥炸”,避免“免疫风暴”发生,反映出来就是症状会更轻。

  一是在密闭的公共场所,比如飞机、地铁、长途车等场所,戴好口罩。坚持勤洗手等卫生习惯。当前广东处于雨季,病原易滋生,除了防范新冠感染,还要防范甲流等其他传染病。

  二是对于医护人员、特殊人群(教师等),还有未全程接种疫苗的人,尤其是在一轮感染高峰中没有测出来被感染的,要做好疫苗接种。

  三是药品方面,临床研判这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感染高峰,医院储备的药品能满足大家就医需要,建议个人不用囤积药品,有症状到医院开药即可。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重点是针对不一样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逐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乙类乙管时期,哪些人群还需接种疫苗?如何明智的选择疫苗?间隔多久?免费吗?详看

  3-17岁未完成基础免疫的未感染人群,需按接种程序补足。3-17岁人群的免疫程序目前暂未安排加强免疫。

  18岁以上未完成第一剂加强免疫的未感染人群,在距基础免疫完成3个月后接种一剂加强针。

  18岁以上未完成第二剂加强免疫的未感染人群(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距第一剂加强免疫6个月后接种第二剂加强。

  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在感染后3个月接种一剂。完成基础免疫的已感染人群不必再接种。

  【划重点】完成基础免疫是指:灭活疫苗(国药、科兴、康泰)接种2剂、或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接种1剂、或重组亚单位疫苗(智飞)接种3剂。

  如果在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但还没完成既定免疫程序,则需要继续完成后续剂次的疫苗接种。

  如果在此前疫情中已感染,但在感染前还没完成基础免疫,则需要在感染3个月后再接种1剂次疫苗。

  【划重点】怎么样来判断是否曾感染:能够最终靠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是不是真的存在发热、咳嗽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且具有流行病学史(与感染者存在无防护接触等)做综合判定。

  研究结果为,基础免疫后再经历自然感染的人群和已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的人群,通过多次抗原刺激,能够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对此类人群,短时间之内再次接种疫苗的效果有限,暂不需要继续接种疫苗。后续将根据病毒变异情况、疫苗研发进展等确定相关人群要不要继续接种疫苗。

  18岁以上:可选用我们国家生产的多条技术路线新冠病毒疫苗。研究结果为,序贯免疫(即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能够为个体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3-17岁:仅限于使用灭活疫苗(如国药、科兴和康泰)、或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智飞)。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推荐意见,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4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包含了新冠病毒四种变异株的抗原成分,石药集团新冠病毒mRNA疫苗涵盖了奥密克戎的核心突变位点,对奥密克戎毒株有较好的交叉保护效果。以上两种疫苗目前已纳入紧急使用,预计近期可用于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

  【划重点】请市民尽快按新方案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考虑随时有可能出现的病毒感染风险,建议合乎条件的人群满足时间间隔要求后,无需等待特定疫苗,可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旧方案:基础免疫与第一针加强免疫之间的间隔在6个月以上,第一针加强与第二针加强免疫的间隔也在6个月以上;新冠病毒感染后要求至少间隔6个月后才能接种疫苗。

  新方案:基础免疫与第一针加强免疫之间的间隔只要求3个月,且新冠病毒感染后3个月即可接种疫苗。第一针加强与第二针加强间隔仍维持6个月不变。

  注:3-17岁人群仅使用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