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藏起来的白细胞:白细胞聚集导致的假性减少

发布日期: 2024-04-16 06:26:14 来源:新闻中心

  目前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已被大家普遍认知,但白细胞聚集引起的假性白细胞减少现象却少有报道,该类现象比较少见,工作中难以发现,轻易造成检验结果的错误发生,因此导致临床误诊误治。

  患者,女,30岁,因“咳嗽10余天,气喘5天”2023年12月18日入院,入院诊断:肺部感染。既往史无特殊。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血常规如图1所示,淋巴和单核细胞比例升高,触发复检规则。更换仪器二复查,结果见图2,同时进行显微镜复检,见图3、图4。

  低倍镜浏览览全片时我们得知多处中性粒细胞聚集,查阅文献发现白细胞聚集有关报道少见,多由以下两种因素相关:(1)抗凝剂因素:EDTA依赖的白细胞聚集;(2)温度因素:血清中存在温度依赖的抗体。

  当日下午联系患者到检验科窗口采血,共采集3管血,分别为无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剂和EDTA-K2,采血后立即、30min、1h、2h上机检测,同时推片复查,发现上述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且与上午仪器二检查结果相符,显微镜复检均未见中性粒细胞聚集现象。

  外周血白细胞聚集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现象,细胞聚集类型可分为中性粒细胞聚集、淋巴细胞聚集、白细胞聚集、白细胞血小板聚集。关于白细胞聚集和疾病的相关性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恶性肿瘤、感染、肝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1]。

  该患者重新采血复查时,不同抗凝剂之间结果无明显变化,且标本放置30min、1h、2h后的检测结果与立即上机检测的结果无明显改变,故可排除EDTA抗凝剂及冷凝集的影响,期间未予以特殊治疗,因此该患者首次血常规出现中性粒细胞一过性聚集可能与肺炎支原体阳性有关,其IgM抗体能够跟自身细胞发生特异性或者非特异性凝集[2],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采血不顺利,血细胞混合不及时、充分所致。

  通过文献复习[3-5],发现白细胞聚集时我们大家可以尝试用下列途径纠正:(1)更换抗凝剂重新采血复查;(2)37℃水浴后立即检测;(3)轻微振荡;(4)对标本进行洗涤后重新计数;(5)手工计数及分类。

  本例患者阻抗法出现中性粒细胞聚集,原因是聚集在一起的WBC经过检测小孔时,被当作一个大细胞计数,导致WBC计数假性偏低,同时分类异常。

  而仪器二 CR/PLT-BX模式白细胞计数与手工法计数分类基本一致,原因可能是仪器二 CR/PLT-BX模式的DIFF/WNB通道采用半导体激光散色加荧光染色技术,一方面通过特殊试剂成分的作用裂解血液细胞中的红细胞,同时对白细胞进行差异处理,使不一样的种类细胞在体积(FS)和胞浆颗粒复杂度(SS)上产生某些特定的程度差异;

  另一方面,试剂作用的同时白细胞内核酸类物质被一种新型不对称菁类荧光物质标记,形成不同强度的荧光(FL),通过算法作用对细胞多维度(FS/SS/FL)做多元化的分析,排除干扰;

  最后,仪器二 CR/PLT-BX模式仪器通过DIFF/WNB/ERP三通道分别计数WBC-D/WBC-N/WBC-O结果,三通道相互校验,保证结果正确性。故当出现白细胞聚集时,部分患者也可采用仪器二 CR/PLT-BX模式检测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血常规日常检测工作中,要重视散点图,严格执行实验室制定的复检规则,当出现血细胞聚集时首先因排除采血不顺利,血细胞混合不及时、充分所致,再考虑抗凝剂、冷凝集、药物、疾病等因素,同时可参照上述方法解决白细胞聚集的问题。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这是对检验工作最好的诠释,血常规是一项常规检验项目,自动化的血细胞分析仪明显提高了我们的检验效率,但总有那么一些细胞,善于“伪装”和“隐藏”,骗过我们的仪器,对此我们应当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识别这些不正常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报告。

  [1]杨大千,陆丽芬,李雪芬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低温聚集1例[J].检验医学,2005,20(2):108.

  [2]赵玉玲.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冷凝集导致血型及血常规测定错误1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14(12):1814

  [3]古翠姣,胡恩亮.外周血涂片发现白细胞聚集1例[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 18(24)

  [5]陈龙,徐旭栋,张永为等.EDTA依赖的假性白细胞减少的实验分析与纠正对策[J].浙江临床医学, 2017, 19(8):2.